建水十八怪,朗朗上口,风趣幽默,脍炙人口。流传于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建水,老幼皆知,是十八珍宝耀眼夺目。
第一怪,新房没有老房帅。
建水古城被称为“古建筑博物馆”,寺庙鳞次栉比,庭院殿堂金碧辉煌,令新房“自叹不如”。
第二怪,三步走过五条街。
建水古城街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城东永善街处三步便迈过五条街,令人称奇。
第三怪,寨中有城城中寨。
建水团山历史文化名村,百年前初建时,筑有高墙将寨子团团围住,形成长达数里的屏障,并砌有城堡式寨门多座连接“城墙”,如今仍有数座寨门。寨中大户人家张家花园的主人,则在寨墙之内,再筑高墙和碉楼式寨门,再加一道防线,形成了“寨中有城城中寨”的格局。
第四怪,半亩方塘也叫海。
全国的文庙都有泮池,唯独建水文庙称泮池为“学海”,喻“学海无涯”之意。
第五怪,东门比天安门还早盖。
据史料记载,现存的建水东门(即迎晖门、朝阳楼)比北京紫禁城的天安门早建二十八年。
第六怪,百间房子一家在。
被誉为“滇南大观园”的建水朱家花园,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计有房屋214间、大小天井42个,尤如迷宫,但仅供朱氏一家居住。
第七怪,人人都把孔子拜。
建水古城是“诗书郡,礼乐邦”,尊孔拜孔蔚然成风,每年春节古城男女老少都要去朝拜孔子,乐舞升天。
第八怪,柱子出头不会坏。
常言道:出头的柱子先烂。但建水文庙棂星门有四棵柱子不是藏于屋顶下而是穿脊而出,称其为通天柱。除柱顶有青花瓷罩外,约有一米裸露于风雨之中,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而不朽,实为罕见。
第九怪,宴席长长摆通街。
普雄、坡头等地的哈尼族过阿玛熬节时,依街摆宴席,各家自上酒菜,全村男女老少围席而坐,状如长龙,誉称“哈尼长街宴”。
第十怪,蜘蛛蚊子知好歹。
建水文庙先师殿内有“弼蚊珠”、“弼尘珠”,令蜘蛛、蚊子敬而远之、远而避之不敢到先师殿孔子牌位前惊扰,故先师殿内无蛛网蚊子,一片圣洁之地。
第十一怪,榕树柏树谈恋爱。
建水文庙西明伦堂前有榕柏共生一古树,柏树亭亭玉立于中,榕树(又名万年青)怀抱柏树于外,相依相生,生死至爱,流传着优美的爱情故事,令世人感动万分,又谓之“万将军抱白小姐”。
第十二怪,民歌小调下酒菜。
建水民歌小调丰富多彩,为人民群众所喜好,无论是在官宴华席还是在山野村头,无论是名人雅士还是山野村夫张口便来,情到深处、酒到酣时婉转动人。以民歌小调助兴下酒更是建水人的一种喜好,不但酒香意长更是余音绕梁。“调子一声响,大家酒喝干”。饮酒作乐时常唱《四门调》、《螃蟹调》、《鲜花拳》、《花子拳》等。
第十三怪,说话比唱歌逗人爱。
建水方言颇具音乐特点,其中的儿化音和抑扬顿挫的韵味,被外地人称为说话像唱歌,更有甚者说宁听建水人说话,不听建水人唱歌。
第十四怪,草芽当做象牙卖。
草芽属水生草本植物,长盈尺余,色若白雪,状如象牙,趣称“象牙菜”。此菜可炒可氽可凉拌生食,甜嫩可口,为建水特产。
第十五怪,燕子窝窝皇帝爱。
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建水燕子洞特产与人参齐名的名贵滋补品燕窝,当年清朝皇帝和慈禧太后特仰慕其滋阴补阳、延年益寿之神奇功效。
第十六怪,烧豆腐用玉米数着卖。
建水烧豆腐为云南名吃,吃烧豆腐时,摊主用一粒粒玉米为吃客记数,十分有趣,是“结绳记数”的“再版”。
第十七怪,朱家井水漫井外。
建水朱家花园内,有一口井,常年水位高出地面,自然溢出。朱家当年生意兴隆,称此不为“发财水”,常年用此水洗手。
第十八怪,土锅通洞炖鸡卖。
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其品汽锅,造型独特,圆形有盖,锅中间有一锥形管状体自下而上、上下贯通,用之炖鸡,蒸汽向上随中间空心锥形管进入土锅内,高热将鸡薰熟,肉香汤甜,为云南名肴。(整编于:建水县旅游发展委员会 编辑:姬祥虎)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