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自信满满,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无所畏惧,相反有些孩子则会退缩不前。
但一个人的自信心并不是天生的,自信心跟一个人的历练有关,一帆风顺的历程很难让人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那些在成长的历程中,如果欠缺足够的磨难与挑战,或者被家人过度保护甚至溺爱,往往只会扩大其玻璃心,而非自信心。因此,在孩子幼时的成长中“制造”更多的磨难和挑战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基础。但是有个误区,不是说只要给孩子制造困难即可,而是这些磨难和挑战也要有足够的理解和转化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建立由心而发的自信。因此对于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减少外在的支持,增加内在的心理支持,给孩子输入更多的正能量,孩子自然会在父母的影响下,增大安全感,敢于接受挑战。孩子今天参加学校运动会,放学的时候人已经非常累,当你接孩子的时候,孩子一边喊着“真累”,一边把书包仍给你。你的做法:是接过孩子书包帮忙背?还是让孩子自己背书包?我相信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快累趴下的样子,一定会出手帮助,但是也可能就是这些日常点滴让孩子知道累了自然有人帮忙,而当有一天没人帮忙得时候,他/她可能就会表现出难过痛苦的玻璃心。在如今的社会里,孩子往往有着成年人无法想象的紧张、压力和不安,若是长期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束缚,原本该属于孩子的开朗,就会一点一点地流失掉。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多谢磨难,然后在情感和语言上给予多多支持,而非体力上的支持,唯有当爸爸妈妈给予孩子安心的话语时,孩子才能慢慢建立内心的自信。下面十句可以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从心里上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这句话可以瞬间抚慰孩子的不安和胆怯,尤其在因为紧张不安而把事情弄糟糕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紧绷的兴许得到释放。
有些孩子觉得自己笨拙,或是个性上习惯了敷衍了事,因此就会犹豫,心里还会出现一些怀疑的声音:“我可以吗?可是要是做不到呢?”如果平常又总是被爸爸妈妈责备、批判、否定,孩子就很容易打从一开始内心就充满不安,缺乏自信。
其实要让孩子充满自信与安全感,本来就需要花很多时间,但只要先让孩子明白“只要去做了,就会完成”的道理,就可以让孩子在自信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得到安全感。
家长甚至还可以讲讲自己当年的一些丑事,例如当初学一样新技能时多么手足无措,但是慢慢练习就越来越熟练,孩子一旦明白“做了就会完成”的道理,就慢慢会树立自信。睡前是非常好的亲子沟通时间,家长在一天结束之际,能让孩子对明天抱有快乐的预感,这是给充满不安的小孩非常好的礼物。所以,在每天晚上关灯前,对孩子说明天还会有好事哦!就会安抚孩子一天对的疲劳,让孩子充满希望与信任。
大部分的中国孩子总是按照父母安排好的既定路线,缺少主动和积极应对,但越是消极越是逃避,心里只会更不安,如果孩子学会主动出击,不仅能够面对问题,也会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当孩子面对重大挑战的时候,能勇敢面对困难的自信,大部分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日积月累的历练,甚至是挫败后的调整而得来的。巨大压力所带来的肌肉僵硬、神经紧绷、情绪不安,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战胜,也唯有在平常就努力不懈地练习,以及不断地积累实战经验,才能让一个人成为难以被打败和超越的王者,也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佳的水平。大部分孩子上场担纲演出时,即使角色不见得有多重要,但是缺乏自信的心态,常常让孩子心里充斥着不安与焦虑。
因此,家长应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历练,并在孩子面临问题或挑战时,应告诉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达成目标。”人生就是一门需要不断修炼的功课,对于没有自信的孩子,能够完成一件事,孩子就会从中一步一步培养勇气,进步是需要等待的,不断做什么都是如此,所以,不要想一步吃成一个胖子,不要把步子迈得太大,对于父母来讲,对于孩子得期望要采用小步快跑得原则,而非一步登天,急切的态度反而会摧毁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
所以,当孩子胆怯不前的时候,家长可以说:“放轻松!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有自信,做好现在的你就行了!”如果孩子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请静待孩子主动和你倾诉内心的苦闷;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想说,请主动告诉孩子这句话:“好好睡一觉吧,醒来讨厌的事就不见了!”给孩子一个坚定的眼神与表情,拥抱一下孩子,并且提醒孩子:“不管你什么时候想说,妈妈(爸爸)都会当你最忠实的听众!更会是那个最支持你的人!好好休息,一切都会更美好的!”家长要记得,没有一个孩子是完全独立自主与全然自信的,独立的性格与能力是需要时间与经历来培养的。其实孩子的心里不踏实,除了对自己的能力没把握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孩子不知道当事情做不到时,会不会遭受责难。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说“不管有任何困难,爸爸妈妈都会帮你的”,孩子心中的不安与疑虑就会得到释放,孩子也就可以安心地踏出面对问题的第一步了。
尤其孩子到了青春期,常常会被强烈的不安所击败,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与不成熟的互动,很可能使孩子在学校会受到同学的排挤,也可能对读书、考试或运动缺乏自信,或是觉得没有人了解自己,这些都会带给孩子不稳定的情绪状态,而不安的情绪会使孩子容易钻牛角尖。
此时如果爸爸妈妈脱口而出的就是“你怎么搞的”“真拿你没办法”“真搞不懂你到底在想什么”这些带有责怪语气的话,就会让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锁得更紧,自然会增加你与孩子沟通的难度。犯错本来就是让人不舒服和有压力的事情,而一味地自我责备,只会让一个人更不容易从错误的事件中走出来,特别对一些自我要求高甚至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而言,更是很辛苦的事情。其实犯错原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部分,只要孩子能深刻反省、积极改进,就是最棒的态度与学习。所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面对失败与错误,是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学习的人生课题。时常给孩子有美好未来的期待,是家长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之一。让孩子能带着满满的期待去经历人生,不但能排除对未来的不安,也是孩子追求人生幸福与成就的最佳动力。所以请父母跟孩子大声说:“要期待美好事情的来临哦!”
好了,10句金玉良言有了,需要我们多多在合适的场合进行使用练习。
现在我们马上可以做的三件事情是:1、想想孩子最不安的事情与情况,思考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说才能带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并把这些话赶快记录下来,多多练习,等到需要的时候你就脱口而出!
2、想想你曾经犯过的错误,特别是当时的恐惧的心情,今天当你下班回家就找个机会与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改正的经验以及感悟。
3、仔细想想与孩子一起做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件事情需要满足2个条件:1)孩子是自己想做并有所期待的;2)对孩子来讲是有一些小小的挑战,但是可能跳一跳就能够得着。